-
- 素材大小:
- 1.38 MB
- 素材授权:
- 免费下载
- 素材格式:
- .ppt
- 素材上传:
- ppt
- 上传时间:
- 2016-03-11
- 素材编号:
- 2965
- 素材类别:
- 语文课件
-
素材预览
这是一个关于游岳阳楼记PPT精品课件,主要是了解作者、“公安派”及写作背景,识记沅湘、 皓淼、 旁溢、 裣衽等生字词,熟读课文。学习文章第一段,掌握裣衽、泫然、愀然、皤、妖蒨等词汇的意义等内容。岳阳楼耸立在 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、紧靠洞庭湖畔. 自古有“洞庭天下水,岳阳天下楼”之誉,与江西南昌的 滕王阁、湖北武汉的 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。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,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,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“阅军楼”,西晋南北朝时称“巴陵城楼”。
游岳阳楼记PPT精品课件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语文课件类型的PowerPoint.
游岳阳楼记
袁中道
岳阳楼
教学目标
1、了解作者、“公安派”及写作背景
2、识记沅湘、 皓淼、 旁溢、 裣衽等生字词,熟读课文。
3、学习文章第一段,掌握裣衽、泫然、愀然、皤、妖蒨等词汇的意义。
作者介绍:
袁中道(1570--1623),明代文学家,字小修,湖广公安(今属湖北)人。万历四十四年(1616)中进士,授徽州府教授,后历任国子博士、南京礼部主事、吏部郎中等职。
袁中道与其兄袁宗道、袁宏道被称为公安派。在"三袁"中,他的成绩仅次于宏道。其文学主张与宏道基本相同,强调性灵。袁中道的著作有《珂雪斋集》20卷、《游居柿录》(即《袁小修日记》)20卷。
读准下列字词的拼音
沅湘 皓淼 旁溢 裣衽 对峙 关隘
漫衍 酒垆 沟壑 屯蓄 熨 愀然
泫然 汩汩 犒生 增堞 毛锥子
窘迫 皤 屏息 妖蒨
文题与文体
题目表明作者游览的地点,作者凭借自己的视觉和听觉描写了洞庭湖的美景,抒发了内心痛苦之情。
《游岳阳楼记》是一篇游记,袁中道游岳阳楼触景而思古,由思古而伤己,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隐衷。
朗读停顿指导
及春夏间,九水发|而后有湖
昔|滕子京|以庆帅|左迁此地
盖从|君山酒香、朗吟亭上|望洞庭
而|文法吏|以耗国|议其后
炮车云|生
注意掌握加横线字的意思
洞庭为沅、湘等九水之委,当其涸时,如匹练
是 汇集 干涸 一条展开的白练
耳;及春夏间,九水发而后有湖。然九水发,巴
等到 然而 兴起
江之水亦发。九水方奔腾皓淼,以趋浔阳;而巴
也 正当 来 奔向
江之水卷雪轰雷,自天上来。竭九水方张之势,
从 竭尽,用尽 正涨起
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,九水始若屏息裣衽而不
能够 阻挡,抵挡 开始 屏住呼吸 却
敢与之争。
注意掌握加横线字的意思
九水愈退,巴江愈进,向来之坎窦,隘不能受,始
越 从前 坑洞,洼地 险要的地方
漫衍为青草,为赤沙,为云梦。澄鲜宇宙,摇荡
漫延,扩展 形成 动词,使清朗明丽 摇撼震荡
乾坤者,八九百里。而岳阳楼峙于江、湖交会之
……的地方,范围 耸立
间,朝朝暮暮,以穷其吞吐之变态,此其所以奇也。
尽显,穷尽 变化的情态 奇异的地方
翻译句子
1)九水方奔腾浩森,以趋浔阳
2)竭九水方张之势,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,九水始若屏息敛衽而不敢与之争
3)以穷其吞吐之变态,此其所以奇也
当堂检测:
1、填空:
“公安三袁”指( )( )( )
2、写出下列划横线字词的读音:
皓淼( ) 旁溢( ) 裣衽( ) 屯蓄( )
熨( ) 愀然( ) 泫然( ) 增堞( )
毛锥子( )窘迫( ) 皤( ) 妖蒨( )
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中的意思
洞庭为沅、湘( ) 等九水之委( )
当其涸时( ) 及春夏间( )
九水方奔腾浩森( ) 以趋浔阳( )
竭九水方张之势( ) 澄鲜宇宙( )
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( )
摇荡乾坤者( ) 以穷其吞吐之变态( )
第一段(后一部分)重点字词
可数:可以点数。盖:原来。故:所以。直:相当。以:用。粘(连接)。
沃(浸泡)。为:成为。奇:奇观。诎,缩短。妖蒨,妩媚。文:装饰。
况:况且。屯:驻扎,防守,蓄:聚集,储藏。致:意趣。故:因此。
壮:壮美。妍:美好。
翻译句子:
1)政须君山妖蒨,以文其陋
2)故楼之观,得水而壮,得山而妍
第二段重点字词
于:比。着:写在。酌:饮。意致:意趣兴致。城:内城。郭:外城。箸:筷子。
愀然:容色变动的样子。泫然:流泪的样子。己:控制。既(已经)成。落之:落成。直须:真想。凭:靠。夫:发语词。边垂:边疆。议,弹劾。诚:实在。入:在朝廷内。报政:报告政绩。为:被。窘,困住。玄:黑。皤:白。是:这。
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中的意思
故直以千里一壑( ) 粘天沃日为奇( )
此楼得水稍诎( ) 政须君山妖蒨( )
以文其陋( ) 亦复何致?( )
得山而妍( ) 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( )
泫然不能自己也( ) 愀然以悲( )
子京增谍籍兵( ) 边垂以安( )
第以束发登朝( ) 不久报政最矣( )
为毛锥子所窘( )
翻译下列句子
1)至若予者,为毛锥子所窘,一往四十余年,不得备国家一屏一障之用,玄鬓已皤,壮心日灰
2)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,郁郁不得志,增城楼为岳阳楼
翻译句子
A、予时四望惨淡,投箸而起,愀然以悲,泫然不能自己也
B、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,郁郁不得志,增城楼为岳阳楼
结构分析
第一段:主要写楼之观,(得水而壮,得山而妍。)
分为两个层次,以 “穷其吞吐之变态,此其所以奇”为界。
第一层主要写巴江水势(与九水对比),交代了岳阳楼之所以有奇特之名的原因。
第二层主要写君山之秀,用君山之秀衬托出岳阳楼的美观。
结构分析
第二段:游洞庭湖美景,触景生情,抒发自己怀才不遇,壮心日灰,内心悲伤的情感。
也可分为两个层次,以“泫然不能自己也。”为界。
第一层:写游览所见之景,按时间顺序,描写了静、快、汹涌之景象。
第二段:触景生情,叙述了滕子京博大的胸襟,表达了滕子京不应悲伤的缘由,抒发自己怀才不遇,壮心日灰,内心悲伤的情感。
行文思路与主旨概括
触景-----思古------伤己
本文描写了洞庭湖一日美景,深刻地表明了滕子京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,同时也表达自己怀才不遇,壮心日灰,内心悲伤的情感。
作者的与滕子京的思想有何不同?
滕子京 虽遭贬谪,但具有“不以物喜,
不以己悲”的思想,能笑对人生
作者 官场不顺利,加上胞兄病故,内
心抑郁难以排遣,流露消极倾向
写作特点
1)借景抒情,情景交融。
2)善用比喻、排比等修辞。
比较探究孟浩然、袁中道、杜甫和范仲淹的思想境界
孟浩然:借助浩荡汪洋的洞庭秋水,烘托自己的凌云壮志和积极进取的勃勃雄心;借“欲……”之喻表达自己满腹经纶却苦于无人引见,用“端居……”表达自己对国家无所作为的羞愧和自己欲出仕为官的想法。
袁中道:表达的是怀才不遇、感极而悲的辛酸悲凉。但他率情任性,直抒胸臆,敢说敢哭,敢于放任个性表达真情,有其可爱和动人的一面。以上两人做官出仕的思想在当时也很正常。
比较探究孟浩然、袁中道、杜甫和范仲淹的思想境界
但与杜甫的个人孤苦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博大深沉的苦难感,与范仲淹先……后……”的崇高精神、悲壮情怀相比,显然无法相提并论。
比较袁中道与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的异同
袁文描述更为细致,且许多内容有着使事物的本质豁然洞见的新颖性,知识的趣味性,与实地游历考察有重要的关系.
一)一般诗文多谈其烟波号渺,袁文有两点不同.
一是它有匹练之状;
二是解释,描述了它何以奔腾浩渺的成因.(一因季节,二因长江倒灌;三因其为低洼之地,受水为湖.在这里,吞长江一说也可得到具体细致的描绘,给予读者以知识性)
比较袁中道与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的异同
二)袁文写出了岳阳楼景观具体奇在哪里,妙在哪里.
三)袁文具体描绘了当日游历的景观.
范文的景观描写不仅没有那么具体细致,而且许多描写,特别是悲 喜两段的描写,缺乏个性,放到别的地方也一样,这与作者未到实地有关,更与作者的写作目的 重点和运用的技巧不同有关,而这也恰恰是范文的成功之处.
范文抒情言志胜过袁文,与并未到实地考察有一定关系
文学的特点就是要把客观对象(如洞庭湖景观)的特点与作者主体情志的特点很好结合起来,最关键的是以作者的情志去同化、取舍 、重塑前者.
范文抓住洞庭湖的一个主要特征,进行的是概括性的描写,而概括性的描写是诗歌描写的基本方式;同时,从具体描写中超脱出来,也方便议论言志的展开.
袁文是写实性为主的游记,描写具体生动,但中间过渡生硬,有有意为文的感觉.游岳阳楼记教学设计PPT:这是一个关于游岳阳楼记教学设计PPT,主要是结合注释,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,赏析句子的含义,掌握字词句的理解,翻译全文等内容。《岳阳楼记》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。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,于北宋庆历六年(1046年)九月十五日所作,一般认为,范仲淹在河南省邓州市写的这篇散文,所以并未登上岳阳楼。其中的诗句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、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。《岳阳楼记》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,而是范仲淹借《岳阳楼记》一文抒发先忧后乐、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游岳阳楼记教案PPT:这是一个关于游岳阳楼记教案PPT,作者在描摹岳阳一带的景色时巧妙地传达出自己的思想。他抛弃了官场俗务,超然世俗之外,悠游山水之中;可以无视那些虚伪俗儒所固执的高风亮节,潇潇洒洒地享受繁华尘世给人生带来的乐趣。总之,袁中道借游岳阳楼抒发怀才不遇之感和手足相失之痛,刻骨铭心,感人至深等内容。《岳阳楼记》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。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,于北宋庆历六年(1046年)九月十五日所作,一般认为,范仲淹在河南省邓州市写的这篇散文,所以并未登上岳阳楼。其中的诗句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、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。《岳阳楼记》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,而是范仲淹借《岳阳楼记》一文抒发先忧后乐、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岳阳楼记pp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