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素材大小:
- 984 KB
- 素材授权:
- 免费下载
- 素材格式:
- .ppt
- 素材上传:
- lipeier
- 上传时间:
- 2019-07-18
- 素材编号:
- 236064
- 素材类别:
- 课件PPT
-
素材预览
这是泰山日出徐志摩PPT,包括了作者简介,写作原由,字词积累,脉络梳理,全文写了哪些内容?按什么顺序写的?作者是如何生动地描写日出时的景象的?《泰山日出》主旨等内容,欢迎点击下载。
泰山日出徐志摩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.
泰山日出 徐志摩 岱宗夫如何 ,齐鲁青未了 。 出自唐代杜甫《望岳》 泰山古称岱山,又称岱宗,为五岳之一,位居东部,故称东岳有“五岳独尊”之誉。孔子有“登泰山而小天下”之语,杜甫有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佳句。 字词积累(一) 字词积累(二) 饱饫 :饱食,这里指充分地体味。饫:饱。 无餍 :无法满足。餍:满足。 莽莽苍苍:形容视野开阔,景色迷茫。 醒豁 :清醒豁亮。豁:开阔。 溟濛 :形容烟雾弥漫,景色模糊。 飒飒:形容风声。 层累 :层层累积。 横亘 :(桥梁、山脉等)横跨,横卧。 隅 :角,角落。 翳 :遮蔽。 1、文章开篇即写“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”,为何接下来写海上看日出? 2、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写云海的? 文中的“巨人”是指谁?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?(对于“巨人”的理解要结合文章主旨。) 文中用“鱼龙”“神驹”等各种动物形象来比喻的好处是什么? 作者是如何生动地描写日出时的景象的? 明确:文章第10自然段;运用比喻,既写出了它的颜色,又描绘了它的形状。拟人的修辞,变现出了痛苦的经历。 接连运用几个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,用“海句力士”来比喻太阳,用“雀屏”来比喻太阳放射的光芒,“纯焰的圆颅”比喻太阳,“一探再探”、“跃”、“翻登”拟人的修辞,象孩子一样俏皮而可爱,赋予了太阳出来时的一种生命的动感、一种不可遏制的力量,同时还用了“起……起……用力,用力”写出了太阳升起时努力、追求。太阳终于跳上了云背,把光明洒向了人间。 六、思考:如何理解文章中的“光明”一词? 在文中光明是双关语,既指日出的光明,也指社会的光明(特指中国文化)。光明(即东方)在文中反复出现,特别是字里行间洋溢的热烈情感,使人感到这一不仅仅是自然意义的光明。作者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,并不消极颓废,而是积极地呼唤迎接光明的到来。文章中如“光明”“复活”“海句力士”等等都是在表现“五四”精神。作者夸张的欢乐就是对“五四”新文化运动的欢呼和礼赞。文章中的悲喜交互,也表明光明来之不易,它经历了漫长黑夜的沉睡(痛苦、屈辱的等待)冲破了重重的障碍,也得以觉醒,这艰难的获得让作者悲喜交互。
泰山日出文章PPT:这是一个关于泰山日出文章PPT,主要是初读课文,1. 第1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写云海的? 2. 把“我”幻想成一个巨人,有什么好处? 3 文章开篇即写“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”,为何接下来写海上看日出? 4 文中,欢迎下载泰山日出文章PPT。 徐志摩 (1897~1931)现代诗人、散文家。笔名南湖、云中鹤等。浙江海宁人。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、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。曾赴美、英留学,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。他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。他的诗字句清新,韵律谐和,比喻新奇,想象丰富,意境优美,神思飘逸,富于变化,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、华美,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。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,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。1931年11月19日,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,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,机坠身亡。著有诗集《志摩的诗》,《翡冷翠的一夜》、《猛虎集》等,散文集《落叶》、《巴黎的鳞爪》等。